邸艳英(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):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我要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,不断提升专业素养,不断创新方式方法,不断更新典型案例,守正创新,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,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强、情怀深、思维新、视野广、自律严、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。
姜晓甜(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):我们90后教师和00后大学生都是与新时代同行的一代,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行动指南,紧跟党的创新理论发展步伐,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思想困惑,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活实践,潜心钻研将‘大道理’转化成‘小故事’的教学方法,坚持‘原汁原味’和‘有滋有味’相结合,以‘青言青语’‘网言网语’‘身边人讲身边事’等方式讲活思政课,不断提升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水平,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。
图为广场上的思政课
图为田野里的思政课
洪斯愔(22级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学生):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,我深切感受到近年来学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。教室里,老师用生动的故事讲解思政课理论;课堂外,老师带我们实地走进农村、博物馆进行调研,突破了思政课学习时空的局限,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让我爱上了思政课。思政课的学习,让我对“扎根田野,理论务农”有了更深刻的体悟,也让我坚定了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。
李鹏(22级食品质量与安全3班学生):青春孕育无限希望,青春创造美好未来。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之后,作为一名农业院校的学子,我深感自己未来在乡村振兴中肩负的使命与职责。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在田间地头开展思政课教学,让我们在劳动中体悟,在实践中收获,这是对思政课的创新,这种全新的方式引导我们身临一线学知识、植情怀、担使命。未来,我将自觉担当青年责任,做深做实调查研究;扎实掌握专业技能,不断提升自我本领,不尚虚谈、多务实功,用过硬本领实现新的作为。
图为场馆里的思政课
图为农村里的思政课